<p id="17pfx"><cite id="17pfx"><sub id="17pfx"></sub></cite></p><span id="17pfx"></span><span id="17pfx"><video id="17pfx"><output id="17pfx"></output></video></span>
    <span id="17pfx"><video id="17pfx"></video></span>
    <span id="17pfx"></span>

    <nobr id="17pfx"><big id="17pfx"></big></nobr><span id="17pfx"></span>

    關于新形勢下規范化推進行政村(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來源: 鹿寨縣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  |   發布日期: 2025-06-20 11:30


    ?

    調研成果分享:

    ?

    關于新形勢下規范化推進行政村(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以鹿寨縣為例

    ?

    鹿寨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

    (2017年9月)

    ?

    ?? ? 一、背景及意義

    ??? 2015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明確要求不斷加大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把更多資源向基層傾斜。但現有的基層文化設施和服務已難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一是基層特別是行政村(社區)公共文化設施總量不足、布局不合理。二是面向基層的優秀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不足。三是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功能不健全、管理不規范、服務效能低等問題較突出,難以發揮出整體效益。

    ???? 本文從鹿寨縣近年來如何扎實探索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的做法和成效入手,探討如何通過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如何增加基層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等問題,為上級在今后思考如何通過促進和提高行政村(社區)基層文化服務水平來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二、鹿寨縣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現狀

    近年來,鹿寨縣結合實施“美麗鹿寨?清潔鄉村”和“美麗鹿寨?生態鄉村”建設,認真開展群眾文化體育服務惠民活動,積極向基層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范化目標邁進:

    (一)基礎設施建設。鹿寨全縣有9個鄉鎮(6鎮3鄉)110個行政村、8個社區。截止2017年底,已建成110個行政村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2個社區(平山鎮平山社區和寨沙鎮寨沙社區)的文化服務中心。除了社區不屬于當前政策規定必須建設文化服務中心項目之外,其余的行政村都屬于必建項目。在柳州市范圍內率先實現縣域行政村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全覆蓋。

    (二)群眾基礎條件。據統計,目前全縣9個鄉鎮118個行政村(社區)實現了“三百”隊伍全覆蓋(“三百”隊伍即組建100支村屯文藝隊、100支村屯籃球隊、100個讀書會),其中文藝隊伍達191支。鼓勵和引導各行各業熱心文化公益事業的人員作為志愿者進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參與各類公益性文化活動,目前全縣有文藝、閱讀、文博等各類文化志愿者600多人。在開展群眾性文化和體育活動方面,群眾參與積極性比較高的有導江鄉、四排鎮、鹿寨鎮,尤其是素有“籃球之鄉”稱號的四排鎮通過開展鎮、村級籃球比賽,進一步激發了群眾的熱情;導江鄉通過自發組建的民間藝術協會,把群眾文化表演、籃球運動等同步推進。

    三、已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著眼于文化發展新趨勢,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規章制度。1.積極推行規范化管理。2017年,以縣級層面制定《鹿寨縣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成立鹿寨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制定鹿寨縣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及任務分解表,方案中明確了兩館一站和各鄉鎮的工作任務。為規范化管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鹿寨縣已與郵政部門達成合作協議,為所有行政村建成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統一安裝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竣工標志碑、規章管理制度等,實現項目有標識、管理有制度。2.實行責任監督和評測機制。2017年4月,通過在寨沙、導江召開“鹿寨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現場會”的形式,與各鄉鎮文化站和局二層單位簽訂責任狀,明確了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目標任務,不定期督促檢查。此外,加強對標準實施情況的動態監測機制和績效評價,引入社會第三方組織開展年度檢查和中期公眾滿意度測評。

    (二)著眼于完善文化惠民服務,科學構建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為重點,逐步推進村級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設施網絡建設。一是加強村級公共文化陣地建設。鹿寨縣自2009年開始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以來,已建成102個行政村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2017年在建8個完成后,行政村公共文化陣地的覆蓋率將達100%,居柳州市各縣之首。其中,有45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配備有能開展中小型文藝演出的音響設備。2017年5月,獲得柳州市文新廣局30萬元建設資金,用于打造中渡鎮大兆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示范項目。此外,建成屯級籃球場200多個,建成農家書屋145個(其中電子農家書屋10個),全縣118個行政村(社區)都安裝了高音喇叭,“村村通”、“戶戶通”實現全覆蓋,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共享。二是加強村級公共文化設施配備。近年來,鹿寨縣共爭取縣級財政資金400多萬用于配備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為104個行政村(社區)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配置燈光球場、演出音響設備,以及由縣文化館統一管理的用于免費租借給基層文藝隊使用的演出服裝;為各鄉鎮行政村(社區)的120支文藝隊配備了1臺排練音響一體機臺等設備。設備的逐步完善,有力推動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的“建、管、用”,實現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的免費開放服務水平逐年提升。

    ?? (三)著眼于文化機構的三個“作用”,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一是強化縣級文化單位對行政村(社區)基層文化骨干的指導作用。常年組織各類群眾文藝活動,免費定期開辦面向基層文化骨干的文化公益講座,舉辦了諸如農家書屋、村屯文藝骨干、山歌、戲曲、書畫等培訓班,挖掘出了以“平山山歌”、“中渡民俗”、“四排彩調”、“寨沙過街遛”、“拉溝瑤族習俗”為代表的特色民俗文化,培育了導江小河屯、寨沙下寨村和城南社區等7個先進文化示范行政村(社區)。二是強化鄉鎮文化站對群眾文藝熱情的龍頭帶動作用。鄉鎮文化站是行政村(社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龍頭”,更是鄉村文化發展、繁榮的關鍵。鹿寨縣就如何強化鄉鎮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樞紐”作用作大膽嘗試。鹿寨縣在全市率先探索開展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構建以縣文化館為總館、鄉鎮文化站為分館,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為支館的總分館制建設,2012年以來,鹿寨縣積極組織文化館的業務骨干到公共文化服務相對薄弱的鄉鎮掛職,先后已有5名業務骨干到黃冕鎮等5個鄉鎮文化站掛職或任職,不僅能更好地把群眾需求的文藝培訓、輔導直接送到村屯,為行政村(社區)文藝隊發展提供多元化服務,同時行政村(社區)淳樸的民風也激發了這些文藝骨干的藝術創作靈感。全縣文藝隊伍也從2012年的不足50支發展到現今的191支,擁有文藝骨干1000多人,隊員5000多人的隊伍,每年開展各類文體活動達500多場次。三是充分發揮村屯文化中心的前沿作用。實施“三百”隊伍建設,在全縣118個行政村(社區)均建有一支文藝隊、一支籃球隊、一個讀書會,通過隊伍建設用活村級文化設施。

    (四)著眼于利用社會力量,積極推進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和探索基層文化“協會”式發展。鼓勵和引導各行政村(社區)的大中專院校學生、離退休文化工作者、基層群眾文藝骨干、文化能人、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及其他熱心文化公益事業的人員作為志愿者進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借助建立縣級文化志愿者服務中心、鄉鎮服務站、村級服務點,實現文化志愿服務的社會化、常態化、規范化。2016年,鹿寨縣在導江鄉成立柳州市第一個鄉鎮民間藝術協會——“導江鄉民間藝術協會”,通過協會模式對當地文藝團隊進行管理,協會理事會由文藝骨干、文藝愛好者、社會文藝熱心人士等組成。協會成立一周年以來,新組建多支文藝隊伍,全鄉的文藝活動空前活躍,并促進了地方民間文化的挖掘、傳承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五)著眼于基層文化多樣性,積極推進行政村(社區)公益電影放映工作。每年均以“適度超前”的原則開展行政村(社區)電影公益性放映,提前或超額完成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任務,此項工作多次受到上級表揚。

    四、主要工作成效及特點

    亮點一: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化”發展。近幾年來,鹿寨縣以實施“三百”隊伍建設為載體,既把“田野歡歌”活動作為為民辦實事的大事來抓,也把它作為樹立全縣文化品牌的架構來搭,并逐步完善,形成規范。每年利用春節、三月三等重大節慶日、紀念日等籌辦迎春晚會、“三月三”山歌賽、“鹿之聲”群眾文藝匯演和“田野歡歌”系列文體活動等系列活動,年舉辦場次500場以上,年參演、參賽人次,觀眾達30多萬人次,逐步形成了鹿寨特色的群文品牌。

    亮點二:群眾文化品牌“精品化”推進。植根于深厚的群眾基礎,鹿寨縣在打造“鹿之聲”群眾文藝匯演、“書香鹿寨”全民閱讀節、村級男子籃球大賽、“田野歡歌”活動、“三月三”山歌會等五個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的過程中,堅持群眾性、地域性、長效性,使群眾品牌活動常辦常新。特別是群眾性方面,鹿寨縣從群眾參與廣度、群眾歡迎度、群眾義務參與等三個標尺來推動群眾活動品牌化發展,呈現群眾文化活動紅紅火火,一浪更比一浪高的繁榮景象。

    亮點三:群眾文化引領“文明化”轉變。鹿寨縣在著力將“鹿之聲”等群眾品牌活動提升為精品的同時,對在群眾匯演等比賽中獲獎的節目進行進一步輔導和提升后,組織參加縣里的春節晚會演出或選送參加區、市的比賽,更激發了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在群眾文化魅力的引領下,每年從麻將桌走向舞臺的文藝愛好者絡繹不絕,行政村(社區)群眾辦喜事也習慣于邀請文藝隊上門表演助興、邀請電影公司結合電影公益放映活動上門放映,展示了農家婚禮的新風尚。

    五、存在的不足和瓶頸問題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制度不夠健全。沒有形成系統化、長效化的財政投入機制、運行保障機制、人員培訓機制和服務考核制度,特別是在鄉鎮設施建設、人員配備、活動開展、經費投入等方面制度不夠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用的發揮和進一步發展。例如,幾年前,鹿寨縣通過爭取縣財政落實資金為全縣118個行政行政村(社區)都安裝了高音喇叭,但目前已損壞嚴重,缺少維修資金。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保障機制不夠健全。部分鄉鎮安排的文化活動經費不足,且沒有制定資金配套政策和具體操作規程,配套力度不夠。不少群眾聚居的中心村屯提出建設屯級戲臺、籃球場等公共文體基礎設施,現有的政策還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地方建設資金捉襟見肘。

    (三)公共文化人才缺乏。一是部分鄉鎮沒有配齊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二是全縣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有編制20個,在編的干部僅有11人,且兼職過多,實際從事文化管理、文化服務工作的人員和精力有限。三是文藝創作、展演、管理、培訓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缺乏,文藝專業人才和文化活動帶頭人不多,影響和制約了群眾文化活動的深入開展。

    (四)文化陣地的管理與使用不到位。一是部分鄉鎮級綜合文化站實際開放率低,除燈光球場外,其他設施如圖書室、電子閱覽室,因圖書量少、設施不全、缺乏活動組織者或經費等原因,群眾使用率不高。二是少數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存在被挪作村兩委辦公室、計生服務室、婦女兒童活動室使用等情形。

    六、下一步的對策和設想

    (一)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行的人、財、物保障機制。一要探索完善各行政村(社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財政投入機制,抓好示范點提升工程,通過“以點帶面”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盡快走向規范化、制度化軌道。二要嚴格落實相關政策規定,按照人口規模和文化建設實際需要配齊鄉鎮綜合文化站專職管理人員、行政村(社區)文化專管員或兼職人員的配備,并納入財政管理人員的考核范疇,確保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公共文化日常管理使用制度的有效貫徹落實,有序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三要優化文化人才引入政策,特別是要注意招錄適合基層實際需求的文化人才,吸引具有相應專業或經歷的人才投身基層公共文化事業。

    (二)加強行政村(社區)文化骨干和文藝隊伍的培訓。要通過培訓,提高基層公共文化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造就一批基層文化骨干,培養一批文化活動熱心人,做到每個村、社區都能有文化活動骨干和文化活動組織者。

    (三)充分發揮行政村(社區)的文化陣地作用。一是積極探索以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為平臺,以圖書館數字化總分館形式建設縣、鄉鎮兩級圖書館共享機制,互通借閱網絡,提高圖書的利用率。二是深入推進縣文化館、鄉鎮級綜合文化站“總分館”建設向現代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和管理的方向發展,并堅持免費對外開放,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大力開展各項文化活動,擴大群眾參與。要針對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費需求,有針對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拓寬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社會參與渠道。出臺優惠政策,引入民間資金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政府購買、企業參與、廣大群眾享受的方式,解決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相對不足的問題。

    ?????????????????????????????? (執筆:潘斌??? 參與人:陶蕊、柳宣伊)

    ??注:此文曾獲評中共柳州市委宣傳部2017年度優秀調研文章,于2019年略有補充。

    在平山鎮大陽村調研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建設

    在平山鎮大陽村調研擬建屯級籃球場項目建設

    在鹿寨鎮大村村調研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建設



    ×
    ×

    版權所有:(C) 2016 鹿寨縣人民政府 主辦:柳州市鹿寨縣人民政府 承辦:鹿寨縣信息化建設中心 網站標識碼:4502230046 維護電話:0772-6819789 僅受理網站建設維護相關事宜

    地址:鹿寨縣創業路2號 政府熱線電話:0772-6812345 縣政府郵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桂ICP備06009684號-1 桂公網安備 45022302000043號 

    返回 公益性文化體育活動 導航

    關于新形勢下規范化推進行政村(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來源: 鹿寨縣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  |   發布日期: 2025-06-20 11:30   


    ?

    調研成果分享:

    ?

    關于新形勢下規范化推進行政村(社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調查與思考

    ——以鹿寨縣為例

    ?

    鹿寨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

    (2017年9月)

    ?

    ?? ? 一、背景及意義

    ??? 2015年,中辦、國辦印發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明確要求不斷加大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力度,把更多資源向基層傾斜。但現有的基層文化設施和服務已難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實際需要:一是基層特別是行政村(社區)公共文化設施總量不足、布局不合理。二是面向基層的優秀公共文化產品供給不足。三是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功能不健全、管理不規范、服務效能低等問題較突出,難以發揮出整體效益。

    ???? 本文從鹿寨縣近年來如何扎實探索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規范化建設的做法和成效入手,探討如何通過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如何增加基層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供給,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等問題,為上級在今后思考如何通過促進和提高行政村(社區)基層文化服務水平來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發展提供決策參考。

    二、鹿寨縣基層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現狀

    近年來,鹿寨縣結合實施“美麗鹿寨?清潔鄉村”和“美麗鹿寨?生態鄉村”建設,認真開展群眾文化體育服務惠民活動,積極向基層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范化目標邁進:

    (一)基礎設施建設。鹿寨全縣有9個鄉鎮(6鎮3鄉)110個行政村、8個社區。截止2017年底,已建成110個行政村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2個社區(平山鎮平山社區和寨沙鎮寨沙社區)的文化服務中心。除了社區不屬于當前政策規定必須建設文化服務中心項目之外,其余的行政村都屬于必建項目。在柳州市范圍內率先實現縣域行政村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全覆蓋。

    (二)群眾基礎條件。據統計,目前全縣9個鄉鎮118個行政村(社區)實現了“三百”隊伍全覆蓋(“三百”隊伍即組建100支村屯文藝隊、100支村屯籃球隊、100個讀書會),其中文藝隊伍達191支。鼓勵和引導各行各業熱心文化公益事業的人員作為志愿者進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參與各類公益性文化活動,目前全縣有文藝、閱讀、文博等各類文化志愿者600多人。在開展群眾性文化和體育活動方面,群眾參與積極性比較高的有導江鄉、四排鎮、鹿寨鎮,尤其是素有“籃球之鄉”稱號的四排鎮通過開展鎮、村級籃球比賽,進一步激發了群眾的熱情;導江鄉通過自發組建的民間藝術協會,把群眾文化表演、籃球運動等同步推進。

    三、已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著眼于文化發展新趨勢,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規章制度。1.積極推行規范化管理。2017年,以縣級層面制定《鹿寨縣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實施方案》,成立鹿寨縣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領導小組,制定鹿寨縣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實施標準及任務分解表,方案中明確了兩館一站和各鄉鎮的工作任務。為規范化管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鹿寨縣已與郵政部門達成合作協議,為所有行政村建成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統一安裝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竣工標志碑、規章管理制度等,實現項目有標識、管理有制度。2.實行責任監督和評測機制。2017年4月,通過在寨沙、導江召開“鹿寨縣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現場會”的形式,與各鄉鎮文化站和局二層單位簽訂責任狀,明確了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的目標任務,不定期督促檢查。此外,加強對標準實施情況的動態監測機制和績效評價,引入社會第三方組織開展年度檢查和中期公眾滿意度測評。

    (二)著眼于完善文化惠民服務,科學構建公共文化服務網絡。以完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為重點,逐步推進村級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設施網絡建設。一是加強村級公共文化陣地建設。鹿寨縣自2009年開始建設村級公共服務中心以來,已建成102個行政村的村級公共服務中心,2017年在建8個完成后,行政村公共文化陣地的覆蓋率將達100%,居柳州市各縣之首。其中,有45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配備有能開展中小型文藝演出的音響設備。2017年5月,獲得柳州市文新廣局30萬元建設資金,用于打造中渡鎮大兆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示范項目。此外,建成屯級籃球場200多個,建成農家書屋145個(其中電子農家書屋10個),全縣118個行政村(社區)都安裝了高音喇叭,“村村通”、“戶戶通”實現全覆蓋,實現城鄉公共文化服務資源共享。二是加強村級公共文化設施配備。近年來,鹿寨縣共爭取縣級財政資金400多萬用于配備基層公共文化設施,為104個行政村(社區)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配置燈光球場、演出音響設備,以及由縣文化館統一管理的用于免費租借給基層文藝隊使用的演出服裝;為各鄉鎮行政村(社區)的120支文藝隊配備了1臺排練音響一體機臺等設備。設備的逐步完善,有力推動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的“建、管、用”,實現了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中心的免費開放服務水平逐年提升。

    ?? (三)著眼于文化機構的三個“作用”,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和水平。一是強化縣級文化單位對行政村(社區)基層文化骨干的指導作用。常年組織各類群眾文藝活動,免費定期開辦面向基層文化骨干的文化公益講座,舉辦了諸如農家書屋、村屯文藝骨干、山歌、戲曲、書畫等培訓班,挖掘出了以“平山山歌”、“中渡民俗”、“四排彩調”、“寨沙過街遛”、“拉溝瑤族習俗”為代表的特色民俗文化,培育了導江小河屯、寨沙下寨村和城南社區等7個先進文化示范行政村(社區)。二是強化鄉鎮文化站對群眾文藝熱情的龍頭帶動作用。鄉鎮文化站是行政村(社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龍頭”,更是鄉村文化發展、繁榮的關鍵。鹿寨縣就如何強化鄉鎮文化站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樞紐”作用作大膽嘗試。鹿寨縣在全市率先探索開展文化館總分館制建設,構建以縣文化館為總館、鄉鎮文化站為分館,村級公共服務中心為支館的總分館制建設,2012年以來,鹿寨縣積極組織文化館的業務骨干到公共文化服務相對薄弱的鄉鎮掛職,先后已有5名業務骨干到黃冕鎮等5個鄉鎮文化站掛職或任職,不僅能更好地把群眾需求的文藝培訓、輔導直接送到村屯,為行政村(社區)文藝隊發展提供多元化服務,同時行政村(社區)淳樸的民風也激發了這些文藝骨干的藝術創作靈感。全縣文藝隊伍也從2012年的不足50支發展到現今的191支,擁有文藝骨干1000多人,隊員5000多人的隊伍,每年開展各類文體活動達500多場次。三是充分發揮村屯文化中心的前沿作用。實施“三百”隊伍建設,在全縣118個行政村(社區)均建有一支文藝隊、一支籃球隊、一個讀書會,通過隊伍建設用活村級文化設施。

    (四)著眼于利用社會力量,積極推進文化志愿者隊伍建設和探索基層文化“協會”式發展。鼓勵和引導各行政村(社區)的大中專院校學生、離退休文化工作者、基層群眾文藝骨干、文化能人、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以及其他熱心文化公益事業的人員作為志愿者進入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借助建立縣級文化志愿者服務中心、鄉鎮服務站、村級服務點,實現文化志愿服務的社會化、常態化、規范化。2016年,鹿寨縣在導江鄉成立柳州市第一個鄉鎮民間藝術協會——“導江鄉民間藝術協會”,通過協會模式對當地文藝團隊進行管理,協會理事會由文藝骨干、文藝愛好者、社會文藝熱心人士等組成。協會成立一周年以來,新組建多支文藝隊伍,全鄉的文藝活動空前活躍,并促進了地方民間文化的挖掘、傳承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五)著眼于基層文化多樣性,積極推進行政村(社區)公益電影放映工作。每年均以“適度超前”的原則開展行政村(社區)電影公益性放映,提前或超額完成農村公益電影放映任務,此項工作多次受到上級表揚。

    四、主要工作成效及特點

    亮點一:群眾文化活動“品牌化”發展。近幾年來,鹿寨縣以實施“三百”隊伍建設為載體,既把“田野歡歌”活動作為為民辦實事的大事來抓,也把它作為樹立全縣文化品牌的架構來搭,并逐步完善,形成規范。每年利用春節、三月三等重大節慶日、紀念日等籌辦迎春晚會、“三月三”山歌賽、“鹿之聲”群眾文藝匯演和“田野歡歌”系列文體活動等系列活動,年舉辦場次500場以上,年參演、參賽人次,觀眾達30多萬人次,逐步形成了鹿寨特色的群文品牌。

    亮點二:群眾文化品牌“精品化”推進。植根于深厚的群眾基礎,鹿寨縣在打造“鹿之聲”群眾文藝匯演、“書香鹿寨”全民閱讀節、村級男子籃球大賽、“田野歡歌”活動、“三月三”山歌會等五個群眾文化品牌活動的過程中,堅持群眾性、地域性、長效性,使群眾品牌活動常辦常新。特別是群眾性方面,鹿寨縣從群眾參與廣度、群眾歡迎度、群眾義務參與等三個標尺來推動群眾活動品牌化發展,呈現群眾文化活動紅紅火火,一浪更比一浪高的繁榮景象。

    亮點三:群眾文化引領“文明化”轉變。鹿寨縣在著力將“鹿之聲”等群眾品牌活動提升為精品的同時,對在群眾匯演等比賽中獲獎的節目進行進一步輔導和提升后,組織參加縣里的春節晚會演出或選送參加區、市的比賽,更激發了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在群眾文化魅力的引領下,每年從麻將桌走向舞臺的文藝愛好者絡繹不絕,行政村(社區)群眾辦喜事也習慣于邀請文藝隊上門表演助興、邀請電影公司結合電影公益放映活動上門放映,展示了農家婚禮的新風尚。

    五、存在的不足和瓶頸問題

    (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制度不夠健全。沒有形成系統化、長效化的財政投入機制、運行保障機制、人員培訓機制和服務考核制度,特別是在鄉鎮設施建設、人員配備、活動開展、經費投入等方面制度不夠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用的發揮和進一步發展。例如,幾年前,鹿寨縣通過爭取縣財政落實資金為全縣118個行政行政村(社區)都安裝了高音喇叭,但目前已損壞嚴重,缺少維修資金。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資金保障機制不夠健全。部分鄉鎮安排的文化活動經費不足,且沒有制定資金配套政策和具體操作規程,配套力度不夠。不少群眾聚居的中心村屯提出建設屯級戲臺、籃球場等公共文體基礎設施,現有的政策還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地方建設資金捉襟見肘。

    (三)公共文化人才缺乏。一是部分鄉鎮沒有配齊綜合文化站工作人員。二是全縣9個鄉鎮綜合文化站有編制20個,在編的干部僅有11人,且兼職過多,實際從事文化管理、文化服務工作的人員和精力有限。三是文藝創作、展演、管理、培訓等方面的專業人才缺乏,文藝專業人才和文化活動帶頭人不多,影響和制約了群眾文化活動的深入開展。

    (四)文化陣地的管理與使用不到位。一是部分鄉鎮級綜合文化站實際開放率低,除燈光球場外,其他設施如圖書室、電子閱覽室,因圖書量少、設施不全、缺乏活動組織者或經費等原因,群眾使用率不高。二是少數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存在被挪作村兩委辦公室、計生服務室、婦女兒童活動室使用等情形。

    六、下一步的對策和設想

    (一)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運行的人、財、物保障機制。一要探索完善各行政村(社區)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財政投入機制,抓好示范點提升工程,通過“以點帶面”促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盡快走向規范化、制度化軌道。二要嚴格落實相關政策規定,按照人口規模和文化建設實際需要配齊鄉鎮綜合文化站專職管理人員、行政村(社區)文化專管員或兼職人員的配備,并納入財政管理人員的考核范疇,確保村級公共服務中心、農家書屋等公共文化日常管理使用制度的有效貫徹落實,有序開展群眾文化活動。三要優化文化人才引入政策,特別是要注意招錄適合基層實際需求的文化人才,吸引具有相應專業或經歷的人才投身基層公共文化事業。

    (二)加強行政村(社區)文化骨干和文藝隊伍的培訓。要通過培訓,提高基層公共文化從業人員的業務素質,造就一批基層文化骨干,培養一批文化活動熱心人,做到每個村、社區都能有文化活動骨干和文化活動組織者。

    (三)充分發揮行政村(社區)的文化陣地作用。一是積極探索以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為平臺,以圖書館數字化總分館形式建設縣、鄉鎮兩級圖書館共享機制,互通借閱網絡,提高圖書的利用率。二是深入推進縣文化館、鄉鎮級綜合文化站“總分館”建設向現代公共文化數字化建設和管理的方向發展,并堅持免費對外開放,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大力開展各項文化活動,擴大群眾參與。要針對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費需求,有針對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拓寬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社會參與渠道。出臺優惠政策,引入民間資金參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通過政府購買、企業參與、廣大群眾享受的方式,解決公共文化服務產品相對不足的問題。

    ?????????????????????????????? (執筆:潘斌??? 參與人:陶蕊、柳宣伊)

    ??注:此文曾獲評中共柳州市委宣傳部2017年度優秀調研文章,于2019年略有補充。

    在平山鎮大陽村調研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建設

    在平山鎮大陽村調研擬建屯級籃球場項目建設

    在鹿寨鎮大村村調研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建設



    版權所有:(C) 2016 鹿寨縣人民政府

    地址:鹿寨縣創業路2號 政府熱線電話:0772-6812345

    縣政府郵箱:lzxzfbgs126.com 投稿:lzzfw126.com

    維護電話:0772-6819789 網站標識碼:4502230046

    99热精这里只有精品_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一区_欧美亚日韩国产aⅴ精品中极品_久久中文字幕人妻系列
    <p id="17pfx"><cite id="17pfx"><sub id="17pfx"></sub></cite></p><span id="17pfx"></span><span id="17pfx"><video id="17pfx"><output id="17pfx"></output></video></span>
      <span id="17pfx"><video id="17pfx"></video></span>
      <span id="17pfx"></span>

      <nobr id="17pfx"><big id="17pfx"></big></nobr><span id="17pfx"></span>